湖南自考新闻学概论考前重点复习资料三
第五章 新闻记者
1、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
新闻记者是信息的传播者和社会活动家,这是对新闻记者社会角色所作的最简洁、最本质的概括。
第一,记者这个社会角色的产生是源于社会信息传播的需要。
第二,记者的职业特征就是搜集信息、传播信息。
第三,信息传播的好坏,是对记者进行社会角色评价的主要根据。
两种不同的角色观:
记者是作为搜集与传播新闻信息的社会活动家,其实质是社会的公仆、人民的公仆。
记者是无冕之王。
2、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总的说来,就是在一切与社会公众有关的问题上,准确、真实、客观地为公众提供各种新闻信息(包括事实与意见),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并从中受益。
(1)报道事实与意见,为社会公众服务。
报道事实就是提供新闻,报道意见就是发表各种评论。这是新闻记者最主要的社会职责,也是最主要的社会责任。
报道意见是对各种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进行评论,是对社会公众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舆论引导,它同样是记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
(2)提供知识,教育人民
(3)介绍和阐明社会目标和社会美德,描绘典型社会图景。
(4)开展社会批评,进行舆论监督。
所谓舆论监督,特指新闻媒介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以及对于政府和政党的批评,促使其纠正错误。
3、新闻记者的素质
(1)新闻记者的政治、思想素质
指新闻记者的理想、信念、信仰、道德情操和人生观、价值观。
就无产阶级新闻记者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2)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与献身精神。 (4)健全高尚的职业道德。
(2)新闻记者的业务素质(专业素质)
记者的知识素养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知识,即文、史、哲的理论功底。第二个层次是专业知识。第三个层次是一般知识,主要是文化科学方面的知识。
第六章 新闻受众
1、新闻受众指接受新闻信息的人,因接触媒介的不同而通常被称为读者、听众、观众、网民。新闻受众是个集合概念,是“众”,有别于新闻信息接受个体。
2、受众需求
(1)受众对新闻媒介的需求
(2)受众对新闻信息内容的需要
物质功利需求:
第一,了解重要事物的消息及意见的需求。
第二,提供日常生活帮助的需求。
第三,扩大社会接触面进行社会交往的需求。
第四,文化教育的需求。
精神情感需求:
第一,娱乐的需求。
第二,做伴的需求。
第三,好奇心的需求。
3、受众心理
(1)求真心理
(2)求新心理
(3)求近心理
(4)易得心理:指新闻受众在选择媒介和接受新闻信息时表现出的希望便捷轻松掌握的心理。
4、受众权益
受众权益包括受众的利益和权利。
知的权利
新闻受众按照法律规定,有权从新闻传播媒介获得各种信息——新闻和意见。这是受众最基本的权利。
言的权利
受众按照法律规定,有权通过新闻媒介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开展自由讨论。
批评监督的权利
受众按照法律规定,有权通过新闻媒介对社会和国家事务,对有关工作人员,对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进行批评和监督。
传播服务保障的权利
受众依照法律享有进行传播消费和一系列服务保障的权利。
侵害补偿权利
受众权益在受到侵害时有权依照法律享有要求补偿的权利。
第七章 新闻传播效果
1、新闻传播效果分类
根据新闻传播效果的表现形式来划分:显性效果和隐性效果
从受传者思想行为与传者意图之间的关系而言:正效果和负效果
逆反效果:传递虚假信息
过多重复旧有观念和结论,超过受众心理满足程度,可能产生逆反效应。
传递的信息和受众固有观念相抵触也可能引起逆反效应。
无效果:是指新闻传播对社会没影响,传播前后受众的思想和行为没有任何变化。
2、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
传播者
传播者是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主体因素。包括新闻事业的主办者、新闻传播活动的参与者、新闻媒介的经营者。
受传者
受传者的需要不同,传播效果不同。
受传者的政治、文化素养和年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不同,传播效果不同。
受传者的选择性注意、理解与记忆。
受众对新闻传播的参与程度。
传播内容
传播媒介
不同的媒介特性不同,就不同的传播内容来说,其效果不同。
信道质量影响新闻传播效果。
社会环境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