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中国现代史》课程复习资料(十一)
40年代的文学
文协与《讲话》
文协的成立与抗战文艺
一、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成立时间地点:1938年3月27日汉口
宗旨:联合全国文艺家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完成中国民族自由解放,建设中国民族革命的文艺。
意义:30年代各文艺运动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组成的统一战线。
简称:文协
二、依据政治区域的差异,文学创作形成的不同地域板块:
国统区:重庆、桂林等大中城市
延安地区:抗日根据地
沦陷区:日伪占领下的台湾、东北、华北
孤岛:上海沦陷后被包围的外国租界社区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抗战文艺的总主题:爱国主义
第二节 《讲话》与文艺方向
一、延安文艺座谈会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大批文艺工作者聚集延安,形成各种文艺思想的交锋。为交流统一思想,更好地完成整风运动,中央于1942年5月2日、16日、23日召开文艺界座谈会,史称“延安文艺座谈会”。
二、《讲话》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发言(“引言”与“结论”部分)史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
《讲话》整理后于1943年10月19日公开发表在《解放日报》;1951年修正后收入《毛泽东选集》。
《讲话》对此后20世纪中国文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节 文艺理论问题的争论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文艺界针对三个问题展开过论争:
一、文艺与抗战的关系问题
延安抗日根据地
二、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
国统区
三、主观论与现实主义问题
国统区、胡风
诗歌、报告文学与戏剧
诗歌与报告文学
一、诗歌创作总势态:
抗战基本主题下形成的总特征:
鼓动性、战斗性
流派走向:抗战形势下出现诗人新组合
二、七月诗派:
以诗人兼理论家胡风为中心、以《七月》等杂志为基本阵地形成的诗人群体。
代表诗人:艾青、田间
艾青
创作历程
30年代中步入诗坛,代表诗集《大堰河》1936
1935年后进入成熟、喷发期
成就
富有时代特征的题材与主题
深沉的北方组诗:北方、受难的家园与土地
热烈的太阳组诗:太阳/火把、光明与理想
散文化形式与内在情感的节奏
高度象征的诗歌意象
田间——时代的鼓手
文学经历
30th初开始创作,左联成员,中国诗歌会成员。
37年后加入抗日救亡运动
诗歌特色:质朴、真诚
语句:短促、质朴
情感:强烈、质朴
三、报告文学与丘东平的写作
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20th) :瞿秋白《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30th 最早的报告文学:柔石《一个伟大的印象》
抗战形势下:大量出现
丘东平报告文学创作特点:
爱国主义激情
鲜明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 抗战中的戏剧艺术
抗战中的戏剧艺术不同于一般时期:戏剧家往往奔赴前线,亲自参加战斗,同时以戏剧方式宣传抗日。
一、田汉
前期多浪漫爱情戏、艺人悲情戏。代表作包括:
《获虎之夜》
《咖啡店之一夜》
《名优之死》
成熟期:30年之后不仅创作风调慷慨悲壮,而且组织大量前线戏剧演出。代表作如下:
《回春之曲》(1935)
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
话剧《秋声赋》《黄金时代》(1940)
电影剧本《忆江南》《丽人行》(1946)
二、夏衍
30th代表作《上海屋檐下》
40th 代表作《法西斯细菌》
三、其他
40年代后活跃的戏剧作家还有李健吾、陈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