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最先被应用到组织行为学中的是( A )
A.人事心理学 B.医学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2.最早使用“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的是( B )
A.泰勒 B.莱维特 C.维卡 D.斯克伯兹
3.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和说明的方法是( A )
A.案例研究法 B.观察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4.以事物的某一个特性为依据,忽视了事物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进行全面评价的做法是( C )
A.知觉防御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投射效应
5.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是( D )
A.世界观 B.价值观 C.人生观 D.态度
6.把能力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创造力三类,其划分的标准是( C )
A.倾向性特点 B.差异性特点 C.适应性特点 D.独立性特点
7.创造性行为最显著的特点是( C )
A.系统性 B.社会性 C.首创性 D.开放性
8.霍兰德认为,决定人们从事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是( A )
A.个性类型 B.机遇 C.社会环境 D.家庭环境
9.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是( A )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利益型群体 D.友谊型群体
10.群体规范可以对个人行为起到督导的作用,这是群体规范的( D )
A.标准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动力功能
11.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这种现象是( B )
A.群体促进效应 B.社会惰化效应 C.群体协同效应 D.群体互动效应
12.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行为标准是( A )
A.群体规范 B.群体凝聚力 C.群体转移 D.群体规模
13.人们在共同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心理关系是( C )
A.组织承诺 B.心理契约 C.人际关系 D.组织关系
14.属于激发冲突的技术的是( B )
A.解决问题 B.任命吹毛求疵者 C. 目标升级 D.资源开发
15.把因需求不同而产生的组织成员的行为导向组织目标,这是领导的( B )
A.创新功能 B.激励功能 C.组织功能 D.服务功能
16.组织中工作关系、人际关系和多种社会关系的中心是( A )
A.领导者 B.管理者 C.领导行为 D.领导效能
17.领导行为方格论中的“9—1型”领导是( B )
A.贫乏式领导 B.任务式领导
C. 乡村俱乐部式领导 D.团队型领导
18.决策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 C )
A.明确目标 B.核定价值准则 C.发现问题 D.拟定方案
19.胜任工作、好奇、对客观事物的掌握、爱好活动及情感等动机是( D )
A.习得动机 B.生理性动机 C.衍生性动机 D.一般动机
20.麦克里兰指出人的最主要的三种需要是( A )
A.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合群需要 B.成就需要、社交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C. 权力需要、安全需要和成就需要 D.成长需要、关系需要和生存需要
21.当代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D )
A.弗鲁姆 B.赫兹伯格 C.麦克里兰 D.斯金纳
22.“7S”模型中,“硬性的S”是( D )
A.战略、结构和人员 B.结构、制度和技能
C. 制度、技能和作风 D.战略、结构和制度
23.一个企业内对拥有独立产品市场、独立责任利益的部门实行分权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B )
A.职能制 B.事业部制 C. 矩阵制 D. 团队结构制
24.从组织成员的态度出发,提出组织变革要经历解冻、改变和冻结三个过程的是( D )
A.克利程序 B.卡斯特程序 C.罗西程序 D. 勒温程序
25.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C )
A.组织目标 B.组织宗旨 C.共同的价值观 D. 组织规章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26.群体结构的变量主要有( ACD )
A,正式领导 B.非正式领导 C.群体规模
D.群体构成 E.群体任务
27.非正式沟通网络的基本形式有( ABDE )
A.集束式 B.偶然式 C.全通道式
D.流言式 E.单线式
28.影响人际吸引的交往因素有( CDE )
A.容貌 B.个性 C.邻近
D.相似 E.互惠
29.决策民主化的特征有( ABCE )
A.决策观念的民主化 B.决策体制的合理化 C.决策研究的公开化
D.决策结果的透明化 E.决策的法制化
30.需要的特点有( ABCDE )
A.指向性 B.再生性 C.交替性
D.转移性 E.发展性
三、名词解释题
31.组织行为学
答: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
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32.角色期待
答:角色期待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33.群体转移
答:群体转移是指讨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中,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谨慎态度占上风,形成保守转移或冒险转移的情况。
34.非正式领导
答:非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不是靠组织所赋予的职权,而是靠其自身的特长而产生的实际影响力进行的领导活动。
35.激励
答:激励是指心理上的驱动力,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即通过内部或外部刺激,使人奋发起来,驱使人去实现目标。
四、简答题
36.简述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答:(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
(2)加入群体的难度;
(3)群体规模; ”
(4)群体成员的性别结构;
(5)外部威胁;
(6)以前的成功经验。
37.简述影响人际间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因素。
答:(1)动机。一个人在需要、动机方面的特点对其行为方式的选择与确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就需要与动机高的人,在工作中往往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倾向,而交往需要与动机高的人,更倾向于表现出合作行为。
(2)威胁。威胁是对将要做出对对方不利的事情的一种言语表达,是迫使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或进行合作的一种手段。
(3)信息沟通。交往双方的信息有利于双方的了解和认识,对于正确理解对方的意图会有促进作用。
(4)个性特征。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对于他对别人采取行为的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5)组织文化。组织气氛和文化是影响合作与竞争的重要因素。
38.简述管理群体间互动的主要方法。
答:(1)构建规则与程序。(2)使用层次等级。(3)运用计划促进协作(4)设计联络员角色。(5)设立特别工作组。
(6)成立工作团队或综合部门。
39.简述素质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的特点。
答:(1)年龄结构合理。年龄结构是指一个领导集体合理的老中青比例,有一个与领导层次相适应的平均年龄界限。
(2)智能结构合理。领导班子成员既要包括创造能力强的思想家,又要有高度组织能力的组织家以及具有实干精神的实干家。
(3)专业结构合理。 (4)知识结构合理。 (5)个性结构合理。
40.简述组织文化的消极作用。
答:(1)阻碍组织的变革。当组织处于动态的环境中,组织的共同价值观与其现行需要不相符时,组织文化很可能就成为组织变革的障碍。
(2)削弱个体优势。组织文化通常会削弱不同背景的人带到组织中的独特优势,而这些优势往往可能是组织在未来发展时所必须的。
(3)组织合并的障碍。组织合并时,如果忽略了两个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的差异,将给合并后的组织带来麻烦,甚至会导致合并的失败。
五、论述题
41.试述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
答:(1)组织行为学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是一个投入与产出的大系统;
(2)从人力的投入开始,通过依次地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组织外部环境的研究这四个层次,最终到人力的产出为止。
(3)在这四个层次之间都存在着双向的关系。
(4)人力的产出主要包括人员满意度、效率和效益、人际关系、出勤率和人员流向等。
42.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答:(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归纳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类,并由低到高形成阶梯。
(2)五种需要中生理、安全需要属于低层次的需要,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需要属于高层次的需要。当低层次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后,人会有高层次的需要。
(3)未满足的需要具有激励力量;需要一旦满足,就不再具有激励力量。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强调需要对激励的重要关系,即需要具有普遍性。管理者应充分了解广大员工的需要,这样才能找到激励员工的途径。
(5)需要层次理论强调需要分层次、阶梯式逐级上升,即需要具有层次性。管理者需要了解需要的层次性,在满足员工低层次需要的基础上,帮助员工提升高层次的需要,并运用精神激励方式有效激励员工。
(6)需要层次理论指出高层次需要不仅内容比低层次需要广泛,而且实现的难度更大,但激励力量增强,即需要具有主导性。管理者要注意识别和激励高层次需要的员工,强调员工自我实现需要的明确与满足。
上班族抢先定制【学历提升方案】